2月3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举行。据悉,这是“十四冬”开幕前的最后一次火炬传递。这次火炬传递有何特色?“十四冬”比赛场馆藏着哪些黑科技?让我们一探究竟。
2月3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国门景区,第一棒火炬手王桂芳(前左)展示火炬。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2月3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点燃火炬后将其交给第一棒火炬手王桂芳,本次火炬传递活动开始。本次火炬传递从满洲里国门景区出发,途经陈巴尔虎旗,最终到达“十四冬”开、闭幕式和冰上项目举办地海拉尔,共有65位火炬手参与传递,全程230公里,用时近6个小时。
2月3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国门景区,火炬手包玲玲(右)和钱卓在火炬传递活动中。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跑步,是火炬传递中最常见的形式。然而,在呼伦贝尔这片多彩的土地上,“十四冬”火炬传递将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等元素融入其中,采用跑步传递、汽车传递、骑马传递和全地形雪地摩托车传递共4种形式,让人眼前一亮。
“这次火炬传递途经呼伦贝尔市的3个旗(市、区),考虑到距离较远,我们将汽车传递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传递距离约210公里,共有7名火炬手参加。”呼伦贝尔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温勇介绍。
“十四冬”圣火在陈巴尔虎旗“乘”上了草原的骏马,伴着静静流淌的莫尔格勒河向前奔驰。
14时28分,“十四冬”圣火来到海拉尔区机场路景观大道,火炬手韩云泽在这里乘坐全地形雪地摩托车在3公里的上坡路段传递圣火。
15时05分,最后一棒火炬手宋桂旭高举火炬到达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圣火火种随后被存于火种灯内。2月17日,我们将共同见证“十四冬”主火炬的点燃。
“十四冬”有四个赛区,最东边的两个赛区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赛区的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为主赛场,各项冰上赛事在这里进行,扎兰屯赛区的金龙山滑雪场将承办滑雪登山、自由式滑雪等项目。最西边的赛区位于乌兰察布市凉城滑雪场,此外还有赛区位置居中的赤峰市喀喇沁旗美林谷滑雪场。
从海拉尔赛区开车到凉城赛区,有2000多公里的距离,即使乘坐飞机也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扎兰屯赛区距海拉尔赛区最近,但也有300多公里,如果在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欣赏完优美的花样滑冰,还想去扎兰屯看苏翊鸣亮相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比赛,驾车得四个多小时才能从海拉尔到达扎兰屯的金龙山滑雪场。
相隔上千公里的赛区,对交通保障提出了挑战,这不仅关系到运动员和随队人员的抵离和参赛,也与游客能否“逍遥观赛”息息相关。因此,“十四冬”筹委会和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采取了不少针对性的保障措施。
呼伦贝尔市已完成全市巡游出租汽车车载智能终端安装和中心城区重点区域120座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建设,海拉尔火车站也加强了管理和引导,并为“十四冬”单独开辟了候车专区、运动员专属通道、接送站车辆停车位,保障运动员和观赛旅客顺畅出行。
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副主任塔娜介绍,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是国内顶尖的冰上运动项目场馆,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集比赛、训练、演艺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场馆,拥有速度滑冰馆、短道速滑馆、冰球冰壶馆、运动员公寓(同时为媒体中心)四个主体建筑,场馆群总占地面积18.3万平方米,可容纳近万名观众同时观赛。
为满足竞赛需求,场地由原来的卤素灯光全部升级为LED灯光,照度由不足800lx(勒克斯)提升到了1500lx以上。主场馆400米跑道26米回转半径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内承办国际A级赛事的空白。11层制冰工艺使冰面硬度均匀、平整丝滑,有利于运动员创造更快的速度。
“4片冰场上的照明仅电费一天就5万,换成低碳照明后,电费一项节省了约30%。”塔娜说,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践行低碳绿色环保理念,在附近建设了分布式光伏电站。
走进运行指挥调度中心,一块显示着观赛人数、运动员抵离信息等实时变动数据的蓝色大屏映入眼帘。
“这块大屏幕是‘十四冬’运行指挥调度中心数据监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冬”运行指挥调度中心工作人员于漫莹介绍,大屏幕上汇总了值班、赛事、人员、场馆等信息,基于数据汇集处理等技术,“十四冬”运行指挥调度中心已建成集协同指挥、应急处置、安全监控、赛事管理、公共服务等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
她指着屏幕主区域中的交通地理信息部分介绍,借助5G数据传输系统,数据监控区接入各赛区、海拉尔区城市交通调度平台以及天眼系统,通过主屏幕和远端3万多个探头可看到各场馆不同方位的画面,更好地保障赛事运行调度。
“‘十四冬’全面对标2022年北京冬奥会,‘一场一策’‘一项一策’,这对赛事气象保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副处长武艳娟说。
“每个山区都有自己的‘小脾气’,我们需要尽快摸透。”呼伦贝尔市气象台副台长王颖说。为此,从2023年12月集训开始,他们每天都会沿着赛道走,感受自动观测站和具体赛点风的不同,观察云的变化。
预报团队在争分夺秒,设备保障人员也是马不停蹄。扎兰屯赛区赛道关键点位共布设有15套自动气象监测站、1部激光测风雷达、1部微波辐射计,可全方位分钟级提供赛道实时气象要素变化情况。此外,团队引入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方法集成预报技术(MMIC)、中央气象台基于深度学习的站点集成预报方法(STNF)等两项北京冬奥会成熟预报技术,并结合自身经验对模式进行修正。他们最终经受住了考验。
在“十四冬”资格赛的前一天,金龙山滑雪场迎来一场降雪。预报团队精准把握降雪起止时间,降水量级误差仅为0.1毫米。那一刻,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扎兰屯赛区后方首席预报员赵斐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听说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已经开赛了,而且好多比赛都结束了?没错,确实已经开赛了,而且还很精彩。
1月30日,冠军西藏选手玉珍拉姆(中)、米乐M6APP亚军吉林选手任彤(左)和季军湖南选手卯升梅在颁奖仪式上。 新华社记者 王楷焱摄
几天前,内蒙古扎兰屯市金龙山滑雪场见证了滑雪登山项目首次亮相全国冬季运动会。在“十四冬”滑雪登山短距离比赛中,来自西藏的玉珍拉姆获得全冬会该项目的首枚金牌。
半个多月前,一项新的全国纪录在“十四冬”速度滑冰(公开组)的赛场上诞生。在男子10000米决赛中,辽宁队选手吴宇一骑绝尘,以13分16秒51的成绩夺冠,打破由他本人保持的全国纪录。
目光转向呼和浩特,另一项“十四冬”纪录在此诞生——普通百姓第一次走上全国冬运会的赛场。速度滑冰混合接力、男女组越野滑雪接力……全国21个代表团的400多名冰雪运动爱好者在“十四冬”群众项目的赛场上奋力拼搏,争当“冰雪之王”。
1月14日,米乐M6APP河北队选手范析默(右)和黑龙江队选手郭铭旭在男子4X1.5公里团体接力(自由技术)决赛中冲刺。 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自2023年7月13日开启首场比赛以来,“十四冬”已有冰球、米乐M6APP雪车、雪橇、速度滑冰(公开组)、北欧两项等比赛精彩收官。
1月17日,四川队选手崔欣然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冰壶青年组比赛中掷壶。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蓦然发现错过了不少精彩比赛?那也没关系,“十四冬”开幕后的精彩赛事还在等着你!武大靖、徐梦桃等冬奥冠军都将站上“十四冬”的赛场,开启冰雪盛宴,共赴激情之约,让我们共同期待。
Copyright © 2018-2024 米乐M6·(中国)官网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桂ICP备2021009595号